曉劇場

日光無所分別。
曉劇場成立於2006年,現駐地萬華糖廍文化園區營運「萬座曉劇場」。創作涵括如《燕子》、《她獲得約翰的吻並成為胡立德的女人——一個妓女的房間》、《穢土天堂三部曲》、《焦土》等「社會議題」面向作品:改編張曼娟、黃春明、三島由紀夫、宮部美幸等文學大家的文學改編系列;及《夏日微涼夜話》鬼故事系列作品。
攝影:林政億
同時以萬華在地為基地,舉辦艋舺國際舞蹈節、開設社區戲劇班並發表《水獺計畫》系列作品、以共融劇場為目標進行身心障礙者戲劇課程。曾參與上海國際當代戲劇節、曼谷國際劇場藝術節、日本東京藝術節、臺北藝術節、亞洲表演藝術節、東京藝術節、韓國東亞人民劇場藝術節與愛丁堡藝穗節演出。

攝影:林政億
節目介紹
潮來之音》2022臺東藝穗節限定演出
在海岸邊一同坐看潮湧
潮來巫女召喚亡者,藉她之口囁嚅亡者之音,
孤獨的上班女子與她病老的貓⋯⋯。
潮湧來去,漂浮的他們極力為自己生命定錨,
在極樂和地獄間徘徊。
《潮來之音》於2020年首演後,即翻譯成英、日、韓三國語言,隨即獲邀參與2020年韓國東亞人民戲劇節(Korea People theater Festival)、2021年首爾國際環境藝術節演出(Seoul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Theater Festival)。今年8月更獲邀前往英國參與愛丁堡藝穗節(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)演出。
從災難的預言,窺視人性的「情、愛、孤獨與存在」。
本次演出節選愛丁堡演出的遺珠段落,從一位上班族女子與她的貓切入,看似呈現小人物的故事,卻巧妙刻畫細緻情感,呼應我們每日脆弱的日常面貌。
演出構想源自鍾伯淵導演2018年國藝會「海外藝遊計畫」前往日本三大靈場之一的恐山,仿若北投地熱谷的火山地形,一座座石頭塔祭弔亡魂,不停轉動的風車隨風旋去念想;日本八戶市當地的潮來巫女(Itako),必定由眼盲的女子擔任以口傳遞著生死兩界的訊息,與台灣的觀落陰相似,令猝不及防地生命消逝時,生者得以傳遞思念。潮來之音是海潮陣陣逼近的聲響,是徘徊在生死間的低聲喃喃,也是滌淨的潮垢離。